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新赛季于瑞士萨斯费正式拉开帷幕,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竞技宝官网顶尖选手齐聚阿尔卑斯山麓,展开空中技巧项目的激烈角逐,在首日比赛中,中国19岁小将张毅轩以一套高难度动作惊艳全场,最终以总分115.67分斩获铜牌,为中国队赢得新赛季“开门红”。
新秀崛起:张毅轩挑战极限动作
作为首次参加世界杯的新人,张毅轩在预赛中便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,他的招牌动作“向后翻腾三周加转体1440度”完成度极高,获得裁判组一致认可,以预赛第三名晋级决赛,决赛中,面对卫冕冠军加拿大名将卢卡斯·莫雷蒂和白俄罗斯老将安东·库什尼尔的夹击,张毅轩选择将难度系数提升至4.525,尽管落地时稍有晃动,但其腾空高度和转体流畅性仍赢得现场观众长达20秒的掌声,莫雷蒂以122.40分卫冕成功,库什尼尔以118.15分摘银,张毅轩仅以2.48分之差站上领奖台。
“没想到能这么快站上世界杯领奖台,”张毅轩赛后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,“最后一跳我告诉自己必须拼尽全力,这块奖牌属于整个团队。”中国自由式滑雪队主教练陈岩透露,张毅轩过去半年专项训练转体动作超过2000次,“他的进步速度让我们看到了2026年冬奥会的希望”。
技术革新:AI评分系统首度亮相
本届赛事首次引入国际雪联认证的AI动作捕捉系统,通过高速摄像头和三维建模技术,系统可实时分析选手的腾空角度、转体周数等数据,辅助裁判评分,在男子组决赛中,AI系统与裁判组对张毅轩第二跳的评分差异引发讨论——AI给出的124.30分高于人工判定的115.67分,国际雪联技术代表马克·施罗德解释:“AI更关注客观数据,而裁判会综合考量动作美感等主观因素,两者结合能让评分更公正。”
这一变革也引发运动员热议,获得第五名的美国选手泰勒·威尔逊表示:“科技让比赛更透明,但自由式滑雪的魅力在于人类对极限的挑战。”据悉,该系统将在北京首钢大跳台举办的下一站比赛中进一步优化。
女子组:瑞士主场选手逆转夺冠
女子组比赛中,瑞士名将萨拉·霍夫曼在最后一跳完成反超,以108.95分险胜澳大利亚选手艾米丽·卡特(107.33分),霍夫曼赛后坦言,现场5000名观众的呐喊助威给了她额外动力:“听到母语加油声时,我知道必须为祖国拿下这枚金牌。”中国选手林雪茹以102.78分位列第四,其创新的“侧向转体1260度”动作被国际雪联列入本赛季十佳动作候选名单。
中国军团:多点突破备战冬奥
除空中技巧外,中国队在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亦有亮眼表现,16岁的四川小将王梓涵在资格赛完成“倒滑偏轴转体900度”高难度动作,成为全场唯一成功挑战该动作的女选手,尽管因落地不稳未能晋级决赛,其表现已引发国际媒体关注,英国《滑雪杂志》评论称:“中国选手正以技术难度重塑自由式滑雪竞争格局。”
随着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周期开启,自由式滑雪项目竞争日趋白热化,国际雪联数据显示,本赛季全球注册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较上周期增长23%,其中15-20岁年龄段占比达41%,中国队领队周洋表示,队伍已组建由6名外教和12名国内教练组成的复合型团队,重点打磨年轻选手的心理素质与动作稳定性。
下一站:北京首钢大跳台再燃战火
世界杯第二站将于12月6日移师北京首钢大跳台,这座曾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将首次承办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,组委会透露,赛道设计融入了“工业遗产+冰雪运动”理念,运动员将在滑雪跳台与冷却塔背景的独特景观中竞技,目前门票预售量已突破3万张,预计将创造中国自由式滑雪赛事上座纪录。
自由式滑雪运动的蓬勃发展,正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雪板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:“这项运动诠释了体育如何打破界限——在天空与雪地之间,人类不断重新定义可能的边界。”